科研工作

郭凌云:人贵有志,学贵有恒

科研生活任重而道远,承载着艰辛、迷惘、收获和喜悦。相信每一位科研人都品尝过科研道路上的酸甜苦辣,但是那颗充满热忱的科研之心让他们不惧艰险、乐此不疲地探索前进的道路。在郭凌云老师的身上,能深刻地感受到她对科研的热爱,下面让我们一起聆听郭老师课题申报背后的故事吧!

郭凌云000.jpg

煎”和“熬”都是变美味的方式,“加油”也是。郭老师的课题是《数字化商务背景下顾客价值共创的驱动机制研究》,数字化改革的浪潮袭卷着各行各业,深刻地影响着后疫情时代的新经济格局,以数字化驱动的新型商务模式更是如火如荼地发展。如何促进顾客持续性创造价值是数字化商务实现商业价值的关键,但就数字化商务下价值共创的过程、模式和驱动机制,学术界还缺乏深入研究。基于三元交互决定论,郭老师提炼出数字化商务下价值共创的驱动要素体系,探究数字化商务背景下商家、消费者、社区平台三方价值共创的影响机制,揭示数字化经济环境下新媒体电子营销影响价值共创的基本特征及规律,为新型商务模式下的创新营销提供实践指导。

读书须刻苦,学习贵有恒。郭老师从2013年读博士开始就一直在做相关方面的研究,在任职4年的时间里也一直都在申报课题,无奈结果总是不太理想,但郭老师从未放弃,好在苦尽甘来,现在的成果也是过去4年研究的积累和沉淀。当提及到对科研的理解,郭老师认为科研需要专注,需要沉得住气。对于研究生来说,首先最重要的是学会时间管理并保持自律。其次,研究生一定要将“研究”二字贯穿在学习生活中,即在规定的时间做好应该做的事。

科研道路的不确定性是科研必经的阶段。申报课题立项更多的是对自己研究成果的展示,当立项不成功时,首先会存在对自我的质疑,尤其在国内外疫情还未稳定的情况下,少了与其他学者交流的机会,所以很多东西需要自己深入琢磨。其次就要思考所申报课题的研究意义和价值所在,这一过程会发现其中的不少问题。在科研不顺利的时候对自己的鼓励很重要,整理好心情,再重新出发,重新进入到梳理文献的阶段,当沉浸在科研问题的讨论中时就会忘记这件事情。同时,郭老师认为科研是一个持续努力并获得阶段性成果的过程。科研不是一项任务,而是高校教师的本职工作和必备能力,所以应该端正自己的心态,克服科研路上的困难,多反省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把压力转化为动力,继续在科研的道路上披荆斩棘。

课题不是任务,而是科研道路中必须要经历的过程。郭老师针对课题申报方面提出了建议:一定要提前做准备,申报过程中需要不断梳理申报的材料、不断进行舍弃,使其更加系统化,所以完成一本20-30万字的书稿,大概要准备40-50万字的材料。同时,一定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将自己融入到工作中去,永远保持热情来面对,守得云开见月明,静待花开终有时。

采访:高凌、杨寅钊 撰稿:孙萌


TOP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