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工作

刘兵:用坚持战胜艰苦,科研路上的坚持者

刘兵,男,汉族,196812月出生,河北乐亭人,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副校长


    教学科研方向为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主讲人力资源管理等课程,指导工商管理专业学术硕士、MBA、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博士。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软科学、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软科学等项目20余项。在《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系统工程学报》、《中国软科学》等核心期刊及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EICSSCI检索20余篇,出版专著《企业经营者激励制约理论与实务》、《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理论与方法》《区域人才聚集系统演化理论与实证研究》。获得省级以上教学科研成果奖励8项。2003年被批准为河北省新世纪“三三三人才工程”二层次人选,2006年被评为河北省“十大杰出青年教师”,2009年被评为河北省社会科学优秀青年专家,2009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0年被评为河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刘兵老师1986年考入河北工学院工业管理工程专业,历任班干部、学生会干部的经历对刘兵老师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994年刘兵老师考入天津大学管理工程专业攻读硕士学位,1997年继续攻读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学位。


1998年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刘兵老师调入管理学院任教。那时,正值国家本科专业和课程调整,我校新开设组织行为学及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刘兵老师担任主讲教师。


刘兵老师说,他能出任当时新兴专业的教师,归功于在天津大学上学期间跟随导师参加广东科龙公司、天津市人事局等人力资源相关项目,进而以企业人力资源规划为题完成硕士论文,使他对人力资源管理产生极大兴趣。那时有关人力资源管理的书籍很少,人们还是传统人事管理观念,但通过参加项目研究,他受益匪浅。


攻读博士期间,刘兵老师每天游走于校内外各个书店、图书馆,寻找论文选题。当看到张维迎教授所著的《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时如获至宝,开始思考将此方法应用于人力资源管理,特别是企业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攻读博士的三年时间里,他大多时间白天泡在图书馆里查阅资料。那时网络查阅还是很奢侈的事情,晚上封闭在10平米小屋里研究撰写论文,没有空调、没有暖气,每天吃饭、学习、睡觉、不运动,在这样艰苦的学习生活中刘兵老师体重却增加了不少,这源于每一阶段的努力,取得一点成果都让他兴奋喜悦,让他有痛并快乐着的愉悦感。有人说:认真读博士的人会着魔,俗称“傻博士”,体验过这个过程的刘兵老师对此相当肯定:“那时对学术研究很着迷,否则也产出不了像样的成果。”博士毕业前后,刘兵老师在《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系统工程学报》、《中国软科学》上发表了多篇高水平论文,可谓厚积而薄发,真正体现了“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道理。


刘兵老师在MASON大学交流学习


博士毕业后刘兵老师继续在管理学院从事教学科研工作,主要领域确定为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从参与其他老师科研项目,到自己申请厅级项目,再到申请省级项目,刘兵老师的科研之路在一步一步的积累中走得更远。“能拿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可谓是持之以恒、不断蜕变的结果,我连续申报了六年,中间还换了一次大题目,每次都在专家意见基础上认真修改,坚持申报,终获批准。研究成果的取得归功于团队合作的力量,在课题组成员特别是研究生们的共同努力钻研下顺利按时保质完成了研究任务。”


教学与科研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互相支撑,没有矛盾。科研经历和成果对教学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在大学没有科研支撑的教学难以成就高水平的教学,科研水平高不从事教学也是极大的浪费,毕竟大学是以人才培养为本。”刘兵老师从开始走上讲台就受到学生欢迎,因为他当时就注重将从事的科研经历和成果融入课堂教学中与同学们分享:“我认为深入企业多、科研经历多,体会就越多,讲课就越自信。”

 



刘兵老师去国外进行学术交流


最后,刘兵老师给经管学院的青年教师们录了一段视频,并祝福经济管理学院:

 

Video PlayerError loading this resource00:0000:00 



 我希望经管学院加大力度广纳人才,打造科研方向和科研团队,争创国家一流学科;希望青年教师们要树立团队合作精神和奉献精神,要甘为人梯,在高人指导下、与人合作中成长进步,日后才会脱颖而出。我希望青年教师们要首先保持硕博学习期间的惯性,坚持几年致力于学术科研,取得丰硕成果,然后再将这些成果应用于教学,成为教学科研双优的高水平人才。 

    (采访、撰稿:工商152王妍、工商151蓝丹田)


TOP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