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动态|杨叶平、王丽颖:《人民至上:中国共产党执政话语的本质特征》
发布时间:2023-06-14 浏览次数:

1687679443568.png

84773434dc5f4cc9fe3b82ba5462c5af.png

执政话语是执政党全面、规范、科学表达和陈述执政党执政思想、执政理念、执政要求和执政实践的载体与工具。中国共产党成立伊始就注重对执政话语的建构,坚持将“人民” 作为坐标原点,围绕“为了谁、依靠谁” 的坐标轴,结合不同时期的执政任务和实践要求建构起呈现不同阶段性特征的执政话语,形成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话语体系。可见,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党坚持人民至上、围绕人民所需所想所问进行执政话语建构的历史,人民至上就是中国共产党执政话语的本质特征。人民至上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底色和始终如一的价值追求,昭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 的执政追求,体现着党对“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这一重大时代课题的探索,促进了党的执政理念、执政纲领、执政方略的落地生根,确保党为人民所拥护、历经百年风霜而生生不息,筑牢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生命之根、执政之基、力量之基。

一、为了人民:中国共产党执政话语的价值始然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有目的性是人类活动的最重要特点,“任何事情的发生都不是没有自觉的意图,没有预期的目的的” 。《共产党宣言》庄严地向世界表明无产阶级政党成立的目的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坚定地与人民站在一起、永远为人民利益而奋斗是其使命自觉和利益表达,更是区分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中国共产党作为坚定拥护、坚持和践行马克思主义的执政党,始终将“人民”置于最高位置,始终坚守最广泛、最无私的人民立场,将“为了人民”的价值导向贯穿其执政话语表述中,代表人民发声,成为人民实现自身利益最可靠的“代言人”。 

(一)中国共产党执政话语始终坚持为人民而生的价值取向

 “为什么人的问题” 是一个根本性和原则性问题。一个政党必须要弄清自身是谁、从哪里来、为谁而来的问题,这是彰显其价值立场的起点。对于这个问题,中国共产党早早就得出了明确的答案,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国共产党是为人民而生、为人民谋幸福的政党,这一标识性表述也成为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政治名片。近代中国命运多舛,统治阶级腐败无能,中国人民长期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中国的先进分子在寻求救国救民真理的过程中,经过反复研究、比较和实践,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一条能够满足人民所期盼的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道路。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将自己的命运与人民之盼紧紧联系在一起,担负起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历史使命,并将其贯穿于执政话语表述之中。在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毫不掩饰地表明其领导革命的目的是“为了保 护人民的利益,为了人民的自 由解放” ,只为民族与人民求福利;“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 是其出发点。明确回答了中国共产党是“站在谁的立场上、为了谁革命”的根本问题,开诚布公地表明中国共产党是为人民而生的政党,坚持人民至上是其根本价值立场和基本遵循,为人民求得自由和解放是其崇高追求。中国人民从中国共产党特殊的话语表述中,感知到党始终坚守最广泛、最无私的人民立场,竭尽最大努力在最大范围和程度上维护人民的利益,建立起对党的信任和支持,保持了党同人民的血肉联系,使党能够在极端困难的环境中发展壮大、在濒临绝境时能够成功突出重围、在困顿逆境时能够奋然崛起,成为世界范围内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坚定地向中国人民表明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根本目的就是“让人民过上好日子”,前进的道路上,无论出现多难的挑战和多大的压力、付出多大的牺牲和代价,都不会动摇。党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人民至上” “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等话语展现发展为民的执政理念,指引着中国共产党人时刻牢记为谁服务、为何出发,以强烈的主体意识和责任担当推进新时代中国社会不断向前发展,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 

(二)中国共产党执政话语始终坚持为人民利益而奋斗的实践指向

 “人们为之奋斗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 利益是与人的生存最直接、最密切的社会存在,追求利益是人类一切创造性活动的源泉,因此推动社会发展需要抓住大多数人的利益需求,凝聚社会前进的力量。中国共产党始终将人民的利益需要放在首位,在行动中与其保持一致,并在执政话语表述中将党为人民利益而奋斗的实践宗旨传递给人民群众。党成立之初,就庄严宣告其是“为无产阶级之利益而奋斗的政党”  ,在任何斗争中只维护无产阶级的利益。这直接表明了党对人民利益的重视,成为党坚持人民至上话语论述的开端。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就明确指出必须要对人民群众最关心的穿衣吃饭、柴米油盐、生病、住房、婚姻等切身利益问题给予高度重视,必须要给人民以看得见的东西,并强调中国共产党的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为人民的利益而工作的”  。一系列话语向人民真实地表述了中国共产党要为人民解决物质生活问题与实际困难的决心,彰显了党为人民利益而奋斗的政治立场和根本宗旨。革命胜利后,中国共产党根据国家需要、社会主义建设需要以及自身全面执政的需要,逐渐将话语主题转向“建设”,强调国家建设的目的就是要使“中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困生活”  ,阐明了中国共产党执政后的重大战略任务,使人民明白中国共产党执政就是为了让人民获得自由和实实在在的利益,传承了革命战争年代革命为民话语的基因,确保了党是人民群众主心骨的地位。进入改革开放时期,党的执政话语紧紧围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主线阐明执政主张,传递执政要求,总结执政实践经验,强调一切空话对党的执政毫无价值,党必须要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为人民群众的利益而工作”  。从历史唯物主义维度指出,“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 是正确的政治领导的成果,“代表着人民的最大的利益、最根本的利益” 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最大的政治。同时,向人民阐明中国共产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代表人民执掌政权,“党的全部活动都是为了保护和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人民从党的执政话语中感受到党对人民最大需求的满足和对人民至上的坚持,主动参与到改革的实践中,确保了党的领导地位不动摇。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企盼的需要,将执政话语主题转向“发展”,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五大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 “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等话语,传递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用打赢脱贫攻坚战、推动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改革、扎实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统筹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等话语彰显为人民谋利益的执政初衷,赢得了最深厚的民心基础。 

中国共产党执政话语正是因为站在群众立场上,为群众说话、为群众谋利益、为群众服务,才能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成为党依靠人民、尊重人民、造福人民的实践导向。同时,中国共产党用最具解释力、说服力和亲和力的话语向人民传递了党为了人民的执政价值始然,彰显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鲜明特质,表明了未来道路无论多难多远必将坚守初心和使命的决心,坚定了人民战胜未来前进道路上风险挑战的信心。

二、依靠人民:中国共产党执政话语的力量使然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和进步的决定力量,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正如马克思所言,历史本身并没有做任何事情,归根结底,“正是人,现实的、活生生的人在创造这一切”  。现实的人就是人民群众,是历史进程的主体力量。中国共产党早就发现人民群众中蕴含的强大力量,始终坚信“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必须在尊重历史发展规律和社会现实需要的基础上凝聚人民力量,建构党的执政话语,方可使其不断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转化为推进党的事业发展的强大力量。 

(一)中国共产党执政话语始终肯定人民是党的执政之基

依靠谁执政,反映着一个政党、政权的性质,关乎政党的存续和发展。共产党作为无产阶级先锋队,“只有当它不脱离自己领导的群众并真正引导全体群众前进时,才能完成其先锋队的任务”  。中国共产党一直以来就高度重视人民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深刻认识到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依靠人民群众是党保持活力的关键密码和政治优势,是维持执政地位、维护执政秩序的基础,是各个历史时期的实践指向,更是建构执政话语的力量之源。早在革命战争年代,党就在话语表述中阐明人民是革命的主体,依靠人民能够克服一切困难,能够战胜任何强敌,必须发动人民群众,激发人民群众的觉悟和革命主体意识,用人民的力量来表述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促进人民为自己的利益和意志自觉自愿地斗争,方可克服前进中的困难,最终走向胜利的彼岸。革命胜利后,中国共产党继续把依靠人民的执政理念融入执政话语表述中,指出“民主革命是人民的事业,社会主义革命是人民的事业,社会主义建设是人民的事业” ,要依靠人民的力量建设独立民主和平统一富强的新中国,继续激发了人民群众在革命中重构的主体意识,调动了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改革开放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在执政话语表述中充分肯定人民主体地位,指出我们党的各项重大任务都是靠广大人民群众的艰苦努力完成的,强调人民在改革中的重要作用;同时进一步指出“党只有紧紧地依靠群众……才能形成强大的力量,顺利地完成自己的各项任务”  ,要依靠人民的力量推进改革开放,不断书写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史诗。进入新时代,党继承和发挥依靠人民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坚信“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  ,是党执政的最大底气。党在执政话语表述中,明确表达了十年来党带领中国人民取得的一系列标志性成果,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胜利都是人民的胜利!新时代的伟大成就是党和人民一道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一份又一份载入史册的答卷是紧紧依靠人民交出来的!党的一系列话语最大限度地彰显了“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 ,清晰地呈现出人民是中国共产党创造历史伟业和治国理政业绩最深的力量源泉,是人民推动了党的事业的发展和中国社会的进步;更清晰地指出未来前进的道路上,要进行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走高质量发展之路等,都必须要紧紧依靠人民创造新的历史伟业,把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党和人民事业中来,方可走好新征程。 

(二)人民是中国共产党执政话语的生命力之源

 话语承载着思想和价值理念,是有效转化价值理念和实现思想大众化的媒介,对于形成价值认同具有重要作用。中国共产党利用话语的力量,将党的理论、方针、政策、路线等传递给人民,形成认知框架,凝聚话语共识,塑造政党认同,成功组织动员人民群众,克服了历史上的每一个关键阶段和重大关头的困难,赢得了胜利,人民也成为党执政话语的生命力之源。中国共产党充分肯定人民是其实践主体,是人民的奋斗铸就了今天的辉煌,离开人民,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党在执政话语表述中特别重视人民,尤其强调人民在话语建构中的重要作用,指出人民是中国话语的创造者与传播者,“人民的语汇是很丰富的,生动活泼的,表现实际生活的” ,是最贴近人民、最能被人民听懂和接受的语言,最能引起人民情感共鸣。党一直植根人民进行执政话语建构,将人民作为话语建构的主体,从人民的实践和话语中汲取养分和智慧,并对人民话语进行提炼,将其纳入党的执政话语中,丰富执政话语内容与形式,提高执政话语质量、现实解释力和生命力。例如,党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三座大山”“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调查研究就像‘十月怀胎’”“不管白猫黑猫,捉到老鼠就是好猫”“摸着石头过河”“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撸起袖子加油干”“给力”“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打铁还需自身硬”“踏石留印、抓铁有痕”“打虎”“拍蝇”“刮骨疗伤”“壮士断腕”“拔节孕穗期”等来自群众的、生动的、易于理解和传播的话语引入党的执政话语中,赋予其丰富的形式和强大的生命力,拉近了与人民间的距离,在一定程度上激励人民的实践自觉,建立起对党的信任,推进执政话语的发展。同时,这些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融入人民群众生活中的话语,使人民不但能够自觉理解和接受党的执政话语所传递的内容和思想理论,甚至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新一轮的话语再生产,形成生产和接受间的双向互动,转化为一种强大的物质力量,激励人民积极参与到社会大变革大发展大创新的热潮中,为美好生活而奋斗。

中国共产党正是因为将人民作为执政话语建构的内生动力,始终紧紧依靠人民进行执政话语的建构,才获得执政话语发展的动力和文本依托,使党的执政话语充满生机与活力,向人民清晰的传递了党依靠人民的执政力量使然,为实现人民的价值目标提供了更广泛的主体范畴和更强大的主体力量,坚定了人民对党的信任与信心。

 三、尊重人民:中国共产党执政话语的情感应然

 “根据唯物史观,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正是人民通过创造性活动推动社会历史的发展,而社会历史规律的实现也必然通过人民的实践活动表现出来,这就决定了人民必然是历史的主体。中国共产党始终坚信历史是人民书写的,在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都切实做到尊重人民,建立了与人民的深厚情感,并将其融入到党的执政话语中,使人民深深体会到党对其独立人格、利益诉求、情感需要、主体地位、全面发展的尊重,建立起对党的信任,进而筑牢党执政话语建构的情感之基。 

(一)中国共产党执政话语始终尊重人民主体地位

 “人民”在中外思想史中,一直具有积极的、正向的价值本质,马克思赋予无产阶级劳动人民以历史主体的地位。中国共产党在执政过程中不仅将人民视为执政对象,更视为参与执政过程的主体,拥有无限实践力量,始终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将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作为一个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富有情感的政党,党始终借助执政话语来传递与加强其与人民之间的感情,强调自身的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 ,“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  ,将人民利益和人民情感置于最高位置,彰显了党对人民的尊重;强调“中国人民将通过自己的创造性劳动根本改变自己国家的落后面貌”“中国的未来是属于中国人民的”  ,唤起了人民的心理感知,激发了人民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动员人民积极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同时,党认识到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尊重人的首创精神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党自觉以人民为师,在执政话语中明确指出共产党人要同人民结合起来,在人民中生根开花,只有“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充分走群众路线” ,从人民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才能解决改革开放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从烽火硝烟的战争年代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和平年代,党借助执政话语,充分表达了对人民首创精神的尊重和始终与人民风雨同舟、生死与共的决心;并指出人民是其评判自身工作水平和成效的最终评判者,人民的权利主张、利益需要和价值判断最能反映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和内在要求,人民是否拥护、赞成、高兴、满意是党和国家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一系列执政话语获得了人民认同、拥戴和敬仰,保持了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从而成为唯一能够团结带领和调动人民群众的政治力量,获得了最广泛、最牢固的群众基础和前进力量。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牢记党的初心和使命,在执政话语表述中强调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坚信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  ,中国共产党人要“永远铭记人民是共产党人的衣食父母”  ,未来无论处在什么职位, “ 始终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 ,必须要“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必须牢记“人民是我们党的工作的最高裁决者和最终评判者”  。中国共产党充分借助话语的工具性作用,用最直接的话语让人民真正感受到党对人民的尊重和党只有群众利益的执政本色,从而建立起党与人民间的情感纽带,激发了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内生动力,巩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领导核心的地位。 

(二)中国共产党执政话语始终尊重人民所需所盼所想 

民心反映着人民对现实生活的期盼和要求,是判断一国建设成效的重要尺度,关系国家政治安危和政权存亡。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唯有在历史大势中把握民心,在实践中顺民心、聚民心,尊重人民所需所盼所想,才能够获得巩固执政基础和地位的强大物质力量。党更深刻认识到人民是执政话语建构的真正依托,失去人民支持的执政话语是无法生存的。因此,在执政话语表述中贯穿着对民心民意的尊重,根据人民所需所盼所想不断丰富执政话语内容、改进执政话语表述方式,使其成为符合大众思维的、通俗的、乐于接受和理解的话语,真正做到了毛泽东所指出的,“射箭要看靶子,弹琴要看听众”  。在党的发展历程中,党将各个时期的民心所向融入执政话语,革命战争年代,党紧扣人民追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迫切愿望建构执政话语,赢得了人民的支持,与人民一道浴血奋战,夺取了人民渴望已久的民族独立和自身解放;革命胜利后,党紧扣人民追求当家作主、建立社会主义、实现工业化和迅速发展经济文化的民心所向建构执政话语,顺应了民心民意,成功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并带领人民积极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时期,党紧扣人民摆脱贫困、走向富裕的民心所向建构执政话语,成功引领人民参与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伟大实践,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发展;进入新时代,随着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党紧扣人民对实现共同富裕、过上美好生活、获得自身全面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民心所向建构执政话语,成功领导人民立足新发展格局、贯彻新发展理念,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满足了人民的需求和企盼,赢得了民心。党更是在执政话语表述中紧扣百姓所想、所盼、所急、所求、所怨,例如针对人民最关心的住房、教育、医疗、就业、生态环境、食品安全、社会治安等最贴近实际的问题,提出“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六稳”“六保” “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等解决人民实际问题的朴素话语,让人民真实感受到党对人民的尊重,清晰地呈现了党把人民的需要、人民的幸福、人民的利益放在最高位置的执政宗旨,获得人民真心拥护,使人民焕发出强烈的历史自觉和历史主动精神,为民族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中国共产党正是因为将执政话语作为表达党对人民情感、为人民服务的价值导向和实践旨归的重要载体与工具,始终将党尊重人民、维护人民切身利益的执政价值理念置于话语表述之中,使人民清楚地认识到党与人民之间的密切联系,明白了党尊重人民的情感应然,为实现党的价值目标提供了强大的情感力量。

 四、造福人民:中国共产党执政话语的实践必然

马克思主义认为,无产阶级政党的最大幸福就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未来的社会建设是为了人民的共同利益,未来社会将是“所有人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  ,人们将获得真正的、充分的自由 。中国共产党秉持马克思主义对未来社会的追求目标,把实现共同富裕、造福人民作为价值追求的灵魂、执政的最大政绩和实践的根本立足点,坚持让每个人共享到发展的成果,不断提升共享的公平性,并将这一理念以执政话语的形式清晰地展现给人民,使人民感受到党必将带领人民创造出幸福美好生活,坚定了人民对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人类社会美好前景在中国实现的信心。

(一)中国共产党执政话语始终服务于增进民生福祉

民生源于“现实的人”的需要,受制于需要的满足程度,并随着社会的发展呈现出不同的样态。现实世界中的个人有许多需要,涉及收入分配、劳动就业、社会福利、义务教育、医疗保障、基本住房、最低生活保障、社会救助等大众最为关切和最为敏感的现实利益内容。可见,民生福祉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中国共产党始终将民生福祉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从登上历史舞台之日起,就确立了为天下劳苦人民谋幸福的目标,向人民宣告共产党人要改造旧社会,建立“能够使我们人人都能安逸享福,过那一种很好的精神和物质的生活” 的新社会。党在每一个历史阶段都结合特定时期的社会矛盾、时代变化、人民意愿和事业发展需要,紧紧扣住造福人民的永恒主题开展执政话语建构与增进民生福祉的实践。战争时期,党将打土豪、分田地,劳动互助、减租减息、生产自救、精兵简政、推翻三座大山获得翻身解放的实践旨归作为执政话语建构的重要内容,为建立“新民主主义共和国”注入了精神力量;全面开展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将救济灾民和失业工人、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建立劳动保险、公费医疗、农村合作医疗、免费教育、住房福利等民生保障制度的实践旨归作为执政话语建构的重要内容,向人民彰显了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的优越性;改革开放时期,党将提高人民收入、合理分配收入、提升民生产品供给数量和质量、推进教育综合改革、提高卫生资源供给、加大劳动就业保障力度等的实践旨归作为执政话语建构的重要内容,向人民彰显了党致力于造福人民的目标指向。进入新时代新发展阶段,中国共产党初心不改、本色依旧,紧紧围绕“不断把为人民造福事业推向前进”  ,“把为民办事、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 的目标追求展开执政话语建构,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贯彻新发展理念、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对人民美好幸福生活的勾勒,以及对公共卫生体系、共建共治共享社会发展、教育现代化、社会保障事业、体育强国建设等做出的具体规划,作为执政话语的重要内容,向人民真切的表达了党造福人民、为民谋利、为民尽责、为民担当的宗旨,展现了“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与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的决心,更加坚定了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实现幸福美好生活的信心。 

(二)中国共产党执政话语始终服务于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纵观人类历史,人民为社会的发展贡献了智慧和力量,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和代价,人类所取得的一切成就,归根结底都是人民创造的,人民理应享受到发展的成果;人民只有享受到发展的成果,才能更好地发挥人民的主体功能,进而实现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中从未忘记人民,始终坚信人民是享有社会发展成果的主体,坚持让每个人共享到发展的成果,并不断提升共享的公平性,并将这一亘古不变的价值追求,贯穿于执政话语中。建国初期,党面对执政兴国任务时,在执政话语中提出让全体人民共同享有富裕生活的社会建设目标,并指出“这个富,是共同的富,这个强,是共同的强,大家都有份”  。改革开放时期,党从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满足人民根本利益出发,围绕发展生产力,促进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等问题建构执政话语,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的特点不是穷,而是富,但这种富是人民共同富裕”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坚持将共享发展理念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之一,在执政话语中明确指出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人民要共享发展成果,要实现公平的共享;推进经济增长与居民收入增长同步、劳动生产率提高与劳动报酬提高同步,防止两极分化。人民在党的执政话语中切实感受到中国共产党一边扎实做大做强蛋糕,一边努力合理分好蛋糕,使人民在有形的物质方面和无形的精神与价值方面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提升。同时,人民更深切地体会到党并没有忘记来时的路,人民在其心中始终占据着最重要的位置,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价值追求已经植根于中国共产党的实践中,坚定了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 的信心。可见,党正是因为将其为什么人、做什么事、追求什么样的政绩的实践宗旨贯穿于党的执政话语表述中,展现出了大党的担当,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人生追求、人生目标和人生幸福所在。人民更是深刻地体会到党的一切奋斗都是“为了人民群众的福利和解放”  ,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创造美好生活、造福人民的伟大事业,是实现党的价值目标的必由之路。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历程,是一部坚持和践行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的历程,更是一部与人民风雨同舟、披荆斩棘创造人间奇迹的奋斗史。党在执政过程中对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始终尊重人民、为民造福的执政理念的坚持,证明人民至上已经成为中国共产党执政话语的本质特征。因此,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执政话语只有继续坚持人民至上,才能继续得到人民的拥护,才能为民族复兴团结起磅礴的力量,创造新的历史伟业。

1687679500265.png





关于2023年春季学期本研兼职辅导员半脱产学生干部招聘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3-06-14 浏览次数:

1687679443568.png

84773434dc5f4cc9fe3b82ba5462c5af.png

执政话语是执政党全面、规范、科学表达和陈述执政党执政思想、执政理念、执政要求和执政实践的载体与工具。中国共产党成立伊始就注重对执政话语的建构,坚持将“人民” 作为坐标原点,围绕“为了谁、依靠谁” 的坐标轴,结合不同时期的执政任务和实践要求建构起呈现不同阶段性特征的执政话语,形成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话语体系。可见,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党坚持人民至上、围绕人民所需所想所问进行执政话语建构的历史,人民至上就是中国共产党执政话语的本质特征。人民至上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底色和始终如一的价值追求,昭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 的执政追求,体现着党对“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这一重大时代课题的探索,促进了党的执政理念、执政纲领、执政方略的落地生根,确保党为人民所拥护、历经百年风霜而生生不息,筑牢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生命之根、执政之基、力量之基。

一、为了人民:中国共产党执政话语的价值始然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有目的性是人类活动的最重要特点,“任何事情的发生都不是没有自觉的意图,没有预期的目的的” 。《共产党宣言》庄严地向世界表明无产阶级政党成立的目的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坚定地与人民站在一起、永远为人民利益而奋斗是其使命自觉和利益表达,更是区分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中国共产党作为坚定拥护、坚持和践行马克思主义的执政党,始终将“人民”置于最高位置,始终坚守最广泛、最无私的人民立场,将“为了人民”的价值导向贯穿其执政话语表述中,代表人民发声,成为人民实现自身利益最可靠的“代言人”。 

(一)中国共产党执政话语始终坚持为人民而生的价值取向

 “为什么人的问题” 是一个根本性和原则性问题。一个政党必须要弄清自身是谁、从哪里来、为谁而来的问题,这是彰显其价值立场的起点。对于这个问题,中国共产党早早就得出了明确的答案,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国共产党是为人民而生、为人民谋幸福的政党,这一标识性表述也成为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政治名片。近代中国命运多舛,统治阶级腐败无能,中国人民长期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中国的先进分子在寻求救国救民真理的过程中,经过反复研究、比较和实践,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一条能够满足人民所期盼的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道路。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将自己的命运与人民之盼紧紧联系在一起,担负起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历史使命,并将其贯穿于执政话语表述之中。在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毫不掩饰地表明其领导革命的目的是“为了保 护人民的利益,为了人民的自 由解放” ,只为民族与人民求福利;“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 是其出发点。明确回答了中国共产党是“站在谁的立场上、为了谁革命”的根本问题,开诚布公地表明中国共产党是为人民而生的政党,坚持人民至上是其根本价值立场和基本遵循,为人民求得自由和解放是其崇高追求。中国人民从中国共产党特殊的话语表述中,感知到党始终坚守最广泛、最无私的人民立场,竭尽最大努力在最大范围和程度上维护人民的利益,建立起对党的信任和支持,保持了党同人民的血肉联系,使党能够在极端困难的环境中发展壮大、在濒临绝境时能够成功突出重围、在困顿逆境时能够奋然崛起,成为世界范围内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坚定地向中国人民表明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根本目的就是“让人民过上好日子”,前进的道路上,无论出现多难的挑战和多大的压力、付出多大的牺牲和代价,都不会动摇。党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人民至上” “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等话语展现发展为民的执政理念,指引着中国共产党人时刻牢记为谁服务、为何出发,以强烈的主体意识和责任担当推进新时代中国社会不断向前发展,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 

(二)中国共产党执政话语始终坚持为人民利益而奋斗的实践指向

 “人们为之奋斗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 利益是与人的生存最直接、最密切的社会存在,追求利益是人类一切创造性活动的源泉,因此推动社会发展需要抓住大多数人的利益需求,凝聚社会前进的力量。中国共产党始终将人民的利益需要放在首位,在行动中与其保持一致,并在执政话语表述中将党为人民利益而奋斗的实践宗旨传递给人民群众。党成立之初,就庄严宣告其是“为无产阶级之利益而奋斗的政党”  ,在任何斗争中只维护无产阶级的利益。这直接表明了党对人民利益的重视,成为党坚持人民至上话语论述的开端。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就明确指出必须要对人民群众最关心的穿衣吃饭、柴米油盐、生病、住房、婚姻等切身利益问题给予高度重视,必须要给人民以看得见的东西,并强调中国共产党的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为人民的利益而工作的”  。一系列话语向人民真实地表述了中国共产党要为人民解决物质生活问题与实际困难的决心,彰显了党为人民利益而奋斗的政治立场和根本宗旨。革命胜利后,中国共产党根据国家需要、社会主义建设需要以及自身全面执政的需要,逐渐将话语主题转向“建设”,强调国家建设的目的就是要使“中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困生活”  ,阐明了中国共产党执政后的重大战略任务,使人民明白中国共产党执政就是为了让人民获得自由和实实在在的利益,传承了革命战争年代革命为民话语的基因,确保了党是人民群众主心骨的地位。进入改革开放时期,党的执政话语紧紧围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主线阐明执政主张,传递执政要求,总结执政实践经验,强调一切空话对党的执政毫无价值,党必须要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为人民群众的利益而工作”  。从历史唯物主义维度指出,“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 是正确的政治领导的成果,“代表着人民的最大的利益、最根本的利益” 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最大的政治。同时,向人民阐明中国共产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代表人民执掌政权,“党的全部活动都是为了保护和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人民从党的执政话语中感受到党对人民最大需求的满足和对人民至上的坚持,主动参与到改革的实践中,确保了党的领导地位不动摇。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企盼的需要,将执政话语主题转向“发展”,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五大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 “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等话语,传递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用打赢脱贫攻坚战、推动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改革、扎实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统筹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等话语彰显为人民谋利益的执政初衷,赢得了最深厚的民心基础。 

中国共产党执政话语正是因为站在群众立场上,为群众说话、为群众谋利益、为群众服务,才能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成为党依靠人民、尊重人民、造福人民的实践导向。同时,中国共产党用最具解释力、说服力和亲和力的话语向人民传递了党为了人民的执政价值始然,彰显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鲜明特质,表明了未来道路无论多难多远必将坚守初心和使命的决心,坚定了人民战胜未来前进道路上风险挑战的信心。

二、依靠人民:中国共产党执政话语的力量使然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和进步的决定力量,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正如马克思所言,历史本身并没有做任何事情,归根结底,“正是人,现实的、活生生的人在创造这一切”  。现实的人就是人民群众,是历史进程的主体力量。中国共产党早就发现人民群众中蕴含的强大力量,始终坚信“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必须在尊重历史发展规律和社会现实需要的基础上凝聚人民力量,建构党的执政话语,方可使其不断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转化为推进党的事业发展的强大力量。 

(一)中国共产党执政话语始终肯定人民是党的执政之基

依靠谁执政,反映着一个政党、政权的性质,关乎政党的存续和发展。共产党作为无产阶级先锋队,“只有当它不脱离自己领导的群众并真正引导全体群众前进时,才能完成其先锋队的任务”  。中国共产党一直以来就高度重视人民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深刻认识到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依靠人民群众是党保持活力的关键密码和政治优势,是维持执政地位、维护执政秩序的基础,是各个历史时期的实践指向,更是建构执政话语的力量之源。早在革命战争年代,党就在话语表述中阐明人民是革命的主体,依靠人民能够克服一切困难,能够战胜任何强敌,必须发动人民群众,激发人民群众的觉悟和革命主体意识,用人民的力量来表述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促进人民为自己的利益和意志自觉自愿地斗争,方可克服前进中的困难,最终走向胜利的彼岸。革命胜利后,中国共产党继续把依靠人民的执政理念融入执政话语表述中,指出“民主革命是人民的事业,社会主义革命是人民的事业,社会主义建设是人民的事业” ,要依靠人民的力量建设独立民主和平统一富强的新中国,继续激发了人民群众在革命中重构的主体意识,调动了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改革开放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在执政话语表述中充分肯定人民主体地位,指出我们党的各项重大任务都是靠广大人民群众的艰苦努力完成的,强调人民在改革中的重要作用;同时进一步指出“党只有紧紧地依靠群众……才能形成强大的力量,顺利地完成自己的各项任务”  ,要依靠人民的力量推进改革开放,不断书写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史诗。进入新时代,党继承和发挥依靠人民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坚信“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  ,是党执政的最大底气。党在执政话语表述中,明确表达了十年来党带领中国人民取得的一系列标志性成果,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胜利都是人民的胜利!新时代的伟大成就是党和人民一道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一份又一份载入史册的答卷是紧紧依靠人民交出来的!党的一系列话语最大限度地彰显了“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 ,清晰地呈现出人民是中国共产党创造历史伟业和治国理政业绩最深的力量源泉,是人民推动了党的事业的发展和中国社会的进步;更清晰地指出未来前进的道路上,要进行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走高质量发展之路等,都必须要紧紧依靠人民创造新的历史伟业,把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党和人民事业中来,方可走好新征程。 

(二)人民是中国共产党执政话语的生命力之源

 话语承载着思想和价值理念,是有效转化价值理念和实现思想大众化的媒介,对于形成价值认同具有重要作用。中国共产党利用话语的力量,将党的理论、方针、政策、路线等传递给人民,形成认知框架,凝聚话语共识,塑造政党认同,成功组织动员人民群众,克服了历史上的每一个关键阶段和重大关头的困难,赢得了胜利,人民也成为党执政话语的生命力之源。中国共产党充分肯定人民是其实践主体,是人民的奋斗铸就了今天的辉煌,离开人民,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党在执政话语表述中特别重视人民,尤其强调人民在话语建构中的重要作用,指出人民是中国话语的创造者与传播者,“人民的语汇是很丰富的,生动活泼的,表现实际生活的” ,是最贴近人民、最能被人民听懂和接受的语言,最能引起人民情感共鸣。党一直植根人民进行执政话语建构,将人民作为话语建构的主体,从人民的实践和话语中汲取养分和智慧,并对人民话语进行提炼,将其纳入党的执政话语中,丰富执政话语内容与形式,提高执政话语质量、现实解释力和生命力。例如,党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三座大山”“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调查研究就像‘十月怀胎’”“不管白猫黑猫,捉到老鼠就是好猫”“摸着石头过河”“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撸起袖子加油干”“给力”“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打铁还需自身硬”“踏石留印、抓铁有痕”“打虎”“拍蝇”“刮骨疗伤”“壮士断腕”“拔节孕穗期”等来自群众的、生动的、易于理解和传播的话语引入党的执政话语中,赋予其丰富的形式和强大的生命力,拉近了与人民间的距离,在一定程度上激励人民的实践自觉,建立起对党的信任,推进执政话语的发展。同时,这些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融入人民群众生活中的话语,使人民不但能够自觉理解和接受党的执政话语所传递的内容和思想理论,甚至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新一轮的话语再生产,形成生产和接受间的双向互动,转化为一种强大的物质力量,激励人民积极参与到社会大变革大发展大创新的热潮中,为美好生活而奋斗。

中国共产党正是因为将人民作为执政话语建构的内生动力,始终紧紧依靠人民进行执政话语的建构,才获得执政话语发展的动力和文本依托,使党的执政话语充满生机与活力,向人民清晰的传递了党依靠人民的执政力量使然,为实现人民的价值目标提供了更广泛的主体范畴和更强大的主体力量,坚定了人民对党的信任与信心。

 三、尊重人民:中国共产党执政话语的情感应然

 “根据唯物史观,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正是人民通过创造性活动推动社会历史的发展,而社会历史规律的实现也必然通过人民的实践活动表现出来,这就决定了人民必然是历史的主体。中国共产党始终坚信历史是人民书写的,在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都切实做到尊重人民,建立了与人民的深厚情感,并将其融入到党的执政话语中,使人民深深体会到党对其独立人格、利益诉求、情感需要、主体地位、全面发展的尊重,建立起对党的信任,进而筑牢党执政话语建构的情感之基。 

(一)中国共产党执政话语始终尊重人民主体地位

 “人民”在中外思想史中,一直具有积极的、正向的价值本质,马克思赋予无产阶级劳动人民以历史主体的地位。中国共产党在执政过程中不仅将人民视为执政对象,更视为参与执政过程的主体,拥有无限实践力量,始终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将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作为一个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富有情感的政党,党始终借助执政话语来传递与加强其与人民之间的感情,强调自身的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 ,“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  ,将人民利益和人民情感置于最高位置,彰显了党对人民的尊重;强调“中国人民将通过自己的创造性劳动根本改变自己国家的落后面貌”“中国的未来是属于中国人民的”  ,唤起了人民的心理感知,激发了人民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动员人民积极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同时,党认识到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尊重人的首创精神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党自觉以人民为师,在执政话语中明确指出共产党人要同人民结合起来,在人民中生根开花,只有“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充分走群众路线” ,从人民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才能解决改革开放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从烽火硝烟的战争年代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和平年代,党借助执政话语,充分表达了对人民首创精神的尊重和始终与人民风雨同舟、生死与共的决心;并指出人民是其评判自身工作水平和成效的最终评判者,人民的权利主张、利益需要和价值判断最能反映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和内在要求,人民是否拥护、赞成、高兴、满意是党和国家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一系列执政话语获得了人民认同、拥戴和敬仰,保持了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从而成为唯一能够团结带领和调动人民群众的政治力量,获得了最广泛、最牢固的群众基础和前进力量。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牢记党的初心和使命,在执政话语表述中强调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坚信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  ,中国共产党人要“永远铭记人民是共产党人的衣食父母”  ,未来无论处在什么职位, “ 始终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 ,必须要“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必须牢记“人民是我们党的工作的最高裁决者和最终评判者”  。中国共产党充分借助话语的工具性作用,用最直接的话语让人民真正感受到党对人民的尊重和党只有群众利益的执政本色,从而建立起党与人民间的情感纽带,激发了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内生动力,巩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领导核心的地位。 

(二)中国共产党执政话语始终尊重人民所需所盼所想 

民心反映着人民对现实生活的期盼和要求,是判断一国建设成效的重要尺度,关系国家政治安危和政权存亡。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唯有在历史大势中把握民心,在实践中顺民心、聚民心,尊重人民所需所盼所想,才能够获得巩固执政基础和地位的强大物质力量。党更深刻认识到人民是执政话语建构的真正依托,失去人民支持的执政话语是无法生存的。因此,在执政话语表述中贯穿着对民心民意的尊重,根据人民所需所盼所想不断丰富执政话语内容、改进执政话语表述方式,使其成为符合大众思维的、通俗的、乐于接受和理解的话语,真正做到了毛泽东所指出的,“射箭要看靶子,弹琴要看听众”  。在党的发展历程中,党将各个时期的民心所向融入执政话语,革命战争年代,党紧扣人民追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迫切愿望建构执政话语,赢得了人民的支持,与人民一道浴血奋战,夺取了人民渴望已久的民族独立和自身解放;革命胜利后,党紧扣人民追求当家作主、建立社会主义、实现工业化和迅速发展经济文化的民心所向建构执政话语,顺应了民心民意,成功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并带领人民积极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时期,党紧扣人民摆脱贫困、走向富裕的民心所向建构执政话语,成功引领人民参与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伟大实践,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发展;进入新时代,随着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党紧扣人民对实现共同富裕、过上美好生活、获得自身全面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民心所向建构执政话语,成功领导人民立足新发展格局、贯彻新发展理念,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满足了人民的需求和企盼,赢得了民心。党更是在执政话语表述中紧扣百姓所想、所盼、所急、所求、所怨,例如针对人民最关心的住房、教育、医疗、就业、生态环境、食品安全、社会治安等最贴近实际的问题,提出“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六稳”“六保” “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等解决人民实际问题的朴素话语,让人民真实感受到党对人民的尊重,清晰地呈现了党把人民的需要、人民的幸福、人民的利益放在最高位置的执政宗旨,获得人民真心拥护,使人民焕发出强烈的历史自觉和历史主动精神,为民族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中国共产党正是因为将执政话语作为表达党对人民情感、为人民服务的价值导向和实践旨归的重要载体与工具,始终将党尊重人民、维护人民切身利益的执政价值理念置于话语表述之中,使人民清楚地认识到党与人民之间的密切联系,明白了党尊重人民的情感应然,为实现党的价值目标提供了强大的情感力量。

 四、造福人民:中国共产党执政话语的实践必然

马克思主义认为,无产阶级政党的最大幸福就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未来的社会建设是为了人民的共同利益,未来社会将是“所有人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  ,人们将获得真正的、充分的自由 。中国共产党秉持马克思主义对未来社会的追求目标,把实现共同富裕、造福人民作为价值追求的灵魂、执政的最大政绩和实践的根本立足点,坚持让每个人共享到发展的成果,不断提升共享的公平性,并将这一理念以执政话语的形式清晰地展现给人民,使人民感受到党必将带领人民创造出幸福美好生活,坚定了人民对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人类社会美好前景在中国实现的信心。

(一)中国共产党执政话语始终服务于增进民生福祉

民生源于“现实的人”的需要,受制于需要的满足程度,并随着社会的发展呈现出不同的样态。现实世界中的个人有许多需要,涉及收入分配、劳动就业、社会福利、义务教育、医疗保障、基本住房、最低生活保障、社会救助等大众最为关切和最为敏感的现实利益内容。可见,民生福祉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中国共产党始终将民生福祉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从登上历史舞台之日起,就确立了为天下劳苦人民谋幸福的目标,向人民宣告共产党人要改造旧社会,建立“能够使我们人人都能安逸享福,过那一种很好的精神和物质的生活” 的新社会。党在每一个历史阶段都结合特定时期的社会矛盾、时代变化、人民意愿和事业发展需要,紧紧扣住造福人民的永恒主题开展执政话语建构与增进民生福祉的实践。战争时期,党将打土豪、分田地,劳动互助、减租减息、生产自救、精兵简政、推翻三座大山获得翻身解放的实践旨归作为执政话语建构的重要内容,为建立“新民主主义共和国”注入了精神力量;全面开展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将救济灾民和失业工人、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建立劳动保险、公费医疗、农村合作医疗、免费教育、住房福利等民生保障制度的实践旨归作为执政话语建构的重要内容,向人民彰显了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的优越性;改革开放时期,党将提高人民收入、合理分配收入、提升民生产品供给数量和质量、推进教育综合改革、提高卫生资源供给、加大劳动就业保障力度等的实践旨归作为执政话语建构的重要内容,向人民彰显了党致力于造福人民的目标指向。进入新时代新发展阶段,中国共产党初心不改、本色依旧,紧紧围绕“不断把为人民造福事业推向前进”  ,“把为民办事、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 的目标追求展开执政话语建构,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贯彻新发展理念、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对人民美好幸福生活的勾勒,以及对公共卫生体系、共建共治共享社会发展、教育现代化、社会保障事业、体育强国建设等做出的具体规划,作为执政话语的重要内容,向人民真切的表达了党造福人民、为民谋利、为民尽责、为民担当的宗旨,展现了“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与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的决心,更加坚定了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实现幸福美好生活的信心。 

(二)中国共产党执政话语始终服务于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纵观人类历史,人民为社会的发展贡献了智慧和力量,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和代价,人类所取得的一切成就,归根结底都是人民创造的,人民理应享受到发展的成果;人民只有享受到发展的成果,才能更好地发挥人民的主体功能,进而实现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中从未忘记人民,始终坚信人民是享有社会发展成果的主体,坚持让每个人共享到发展的成果,并不断提升共享的公平性,并将这一亘古不变的价值追求,贯穿于执政话语中。建国初期,党面对执政兴国任务时,在执政话语中提出让全体人民共同享有富裕生活的社会建设目标,并指出“这个富,是共同的富,这个强,是共同的强,大家都有份”  。改革开放时期,党从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满足人民根本利益出发,围绕发展生产力,促进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等问题建构执政话语,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的特点不是穷,而是富,但这种富是人民共同富裕”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坚持将共享发展理念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之一,在执政话语中明确指出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人民要共享发展成果,要实现公平的共享;推进经济增长与居民收入增长同步、劳动生产率提高与劳动报酬提高同步,防止两极分化。人民在党的执政话语中切实感受到中国共产党一边扎实做大做强蛋糕,一边努力合理分好蛋糕,使人民在有形的物质方面和无形的精神与价值方面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提升。同时,人民更深切地体会到党并没有忘记来时的路,人民在其心中始终占据着最重要的位置,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价值追求已经植根于中国共产党的实践中,坚定了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 的信心。可见,党正是因为将其为什么人、做什么事、追求什么样的政绩的实践宗旨贯穿于党的执政话语表述中,展现出了大党的担当,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人生追求、人生目标和人生幸福所在。人民更是深刻地体会到党的一切奋斗都是“为了人民群众的福利和解放”  ,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创造美好生活、造福人民的伟大事业,是实现党的价值目标的必由之路。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历程,是一部坚持和践行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的历程,更是一部与人民风雨同舟、披荆斩棘创造人间奇迹的奋斗史。党在执政过程中对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始终尊重人民、为民造福的执政理念的坚持,证明人民至上已经成为中国共产党执政话语的本质特征。因此,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执政话语只有继续坚持人民至上,才能继续得到人民的拥护,才能为民族复兴团结起磅礴的力量,创造新的历史伟业。

1687679500265.png





He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津ICP备05003053号-1 津教备0020号 | 浏览量: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