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于独立设置马克思主义学院,成为河北省首批完成马克思主义学院独立设置的高校之一。十年来,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贯彻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大会和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精神,以建强思政课教师队伍为龙头,建强马克思主义学院“重点学院”,做优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重点学科”,讲好思想政治理论课“重点课程”,打造思想政治教育专业“重点专业”,着力把马克思主义学院打造成党建和思政工作的坚强阵地。
一、狠抓组织领导,建强“重点学院”
学校党委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工作摆在学校事业发展突出战略地位,将“四个重点”建设列入学校发展规划,严格落实《普通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标准》要求。
建立健全领导体制。2018年7月,学校成立思想政治工作委员会,推动构建“大思政”格局。2021年12月,学校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学校党委书记和校长任组长,各部门对标为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保驾护航。
制定出台系列政策。十年来,特别是近五年,学校先后出台《关于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意见》(党字〔2019〕23号)、《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实施方案》(党字〔2020〕18号)等文件,不断完善支持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政策体系和组织体系。
完善规范工作机制。党委常委会每学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和解决学院建设中的突出问题,在工作格局、队伍建设、支持保障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党委书记、校长直接联系马克思主义学院,每学期到马克思主义学院召开现场办公会、参加集体备课,书记校长带头讲好思政课。
落实落细保障措施。配齐配强马克思主义学院领导班子。严格落实生均40元的思政课专项经费。高标准落实思政课教师岗位津贴。确保职称评聘不低于全校平均水平。优先满足马克思主义学院办公用房,优化思政课教师教学研讨环境。每年根据思政课建设需要及时补充图书资料。
二、紧扣学科特色,做优“重点学科”
学校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对思政课建设的支撑作用,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作为重点学科建设,支持学科申报博士学位授权点,鼓励思政课教师围绕教学做科研。学院布局“集中一切优势资源做强做大一个学科(思想政治教育)、继续夯实两个基础学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一个特色学科(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的学科发展战略。
二级学科研究方向特色鲜明。2011年,学校获批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硕士授权点。一级学科聚焦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视域下区域协同发展研究,在中国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中国政治哲学、京津冀文化融合创新等领域形成优势。下设四个二级学科方向特色优势鲜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方向聚焦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与实践研究,中国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研究形成特色与优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方向聚焦新时代国家重大战略在京津冀地区实践研究,马克思主义地理环境思想中国化领域形成优势;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聚焦网络思政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在大数据时代社交网络背景下思政教育和意识形态安全等问题研究产生较大影响;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方向聚焦革命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习近平革命文化教育模式领域颇有优势。
围绕教学做科研导向深入人心。学科坚持将思政课所涉及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作为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不断提升学科对思政课建设支撑作用。组建教学科研团队,进行研究性、创新性教学,实现学科建设与教育教学协同发展。十年来,获批多项国家社科基金思政专项、教育部项目以及省部级教改项目。
国内外交流研讨凝力聚势。学科大力构筑教学-科研-实践-研修四维联动的国际交流平台,建强“河北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基地”、“京津冀文化融合创新中心”等省级重点研究基地,用好与俄罗斯国立大学、越南河内国家大学所属人文社科大学等高校共建的学术互访制度,先后邀请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国内知名专家以及俄罗斯等海外专家来校指导百余次,激活师生思想、浓厚学术氛围,为学院发展集智赋能。
研究成果具有较高彰显度。十年来,思政课教师新立国家社科基金等省部级及以上课题100余项,获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奖励10余项。在《红旗文稿》《马克思主义现实》等学科权威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多篇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出版专著20余部,在中国社会科学报、河北日报、人民网、光明网等报媒发表理论文章20余篇。在国家级内参发表多篇咨政建言的理论文章,多篇基层调研成果获得当地主要领导批示。
三、锚定立德树人目标,讲好“重点课程”
学校严格按照中央确定的思政课设置和建设最新方案,完善课程体系建设,多措并举推进思政课“全面系统立体化”综合教学改革创新,全面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2021年在河北省第一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评估中获评优秀。
突出“政治高度”站位,组织思政课教学。严格按照中央确定的最新方案,全部思政课均采用国家最新版统编教材,落实思政课学分及对应的课堂教学学时,完善“一核三环”思政课程体系建设,在本科生中开好“四史”选择性必修课程,在研究生中开好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等选择性必修课程,积极打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课程群建设。
按照“全面从严”要求,实施思政课教学。以教研室为单位建立健全严格的集体备课制度,组织教师开展集中研讨、集中培训、集中备课。教师严格按照教学大纲和教材内容,进行集体备课,形成教学课件、教案和讲义,确保教学内容的一致性和规范性。推行中班授课、小班研讨的教学模式。2017年以来,学院创新集跨专业备课、理论研讨与宣传阐释一体的集体备课模式。
强调“改革创新”精神,课堂教学效果突出。学院持续推进全面系统立体化思政课综合教学改革,不断加快课程改革创新步伐。5门思政课不断创新课堂载体,实现基于移动互联平台全过程教学管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建成国家级一流课程,5门思政类课程建成省级示范课程。多名教师获评校级教学名师、2名教师获评省级教学名师、1个教学团队获评省级优秀教学团队。
突出“知行合一”理念,实践教学成效显著。学校严格落实思政课实践教学学时学分。建立一批相对稳定的思政课实践基地。各门思政课根据课程特点,制定实践教学计划和实施细则,组织学生开展实地考察等实践活动,形成学生实践成果展示机制。
注重“手段创新”方式,教学活力充分迸发。从英国带回“鲜活”马克思,思政教师与纪念馆讲解员、专业教师“手牵手”打造思政“全课堂”,党史话剧进课堂,翻转课堂学生朗读烈士家书,以绘画、手抄报、短视频等形式描绘大学生眼中的新时代等等,学校善用“大思政课”实践铸魂育人的特色范本正在形成。
四、发挥领航作用,打造“重点专业”
学院举全院之力持续打造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积极推动构建本科人才培养的“大思政”格局,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美誉度不断提升。
建设思政育人“全课堂”。设立学业导师、生活导师、心理导师“三维一体”的管理育人模式,引导三类导师为学生学业、就业、创业、生活提供帮扶,以体系化的导师制提升育人效能。省级、校级的思政课教学名师全部担任思政专业课的授课教师,着力打造专业“金课”。思政课教师讲专业课,形成党建引领“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内生“全课堂”机制。学生通过积极参与教师思政类科研项目、思政类学术会议以及在教师指导下完成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等,提高专业素养。
创新实践育人“活课堂”。专业教师立足实践课堂,围绕红色文化、社会公益、文化传承、支教扶贫等主题内容,构筑本科生广泛参与、教师身体力行的实践育人体系。思政系与平津战役纪念馆、安幸生故居等学院社会实践基地签订共建协议,以合办主题展览、学生讲解员进展馆等形式,推动红色文化进校园、进课堂、进学生实践,打造线上线下育人的前沿阵地和培育红色精神的生动课堂;联合建艺学院牵头组织“传承红色文化、寻访革命遗迹”专项社会实践,统筹70支实践队伍、500余名师生走访京津冀11个地市的213处革命遗址遗迹、革命先烈故居、陵园、纪念馆,形成一批高质量红色文化育人成果;组织学生去李叔同故居、觉悟社旧址等地实地录制“四史”主题微团课;学生理论宣讲团深入相关学院、社区开展宣讲;成立“红色课堂”,组织专业学生每周通过线上面向中学生专题授课,让“红色故事”从书本上走出来;贯穿全年的红色革命文化社会实践活动形成高质量文字材料12万字、红色遗迹旧址照片1500张、视频230个,采访录音18段,图册1本。思政专业实践育人成果受到《人民日报》、学习强国、《中国教育报》等媒体关注,其中“拾光支教团”获评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服务“三下乡”优秀实践服务团队。
筑牢意识形态“硬课堂”。思政系以筑牢高校意识形态阵地为目标,发动专业教师助力全校师生政治理论学习,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零时差”“三进”,使全体教师自觉成为党的创新理论的传播者、意识形态阵地的守护者。十年来,教师学者宣讲团在校内外开展理论宣讲千余场,受众10万余人,获评全国基层理论宣讲先进个人、天津市基层理论宣讲先进个人等称号。“书香马院读书文化节”“马克思主义理论青年成长论坛”等交相辉映,线上线下形成思想引领合力,在科学理论、经典著作和优秀传统文化浸润中厚植家国情怀,构筑起坚实的学生思想意识形态防线。扩大意识形态和文化传播载体,持续打造“北辰之光”网络思政品牌平台,每年推出思想引领文章70余期,文字量25余万字;创建“马院志愿服务队”“饺饺者”“蒸饺领域”等班团组织媒体平台,打造网络育人思想矩阵。
构建基层党建“红课堂”。依托全国党建样板支部、全省党建“双带头人”工作室等平台,打造基于津冀红色文化融入的学院党建育人工作品牌,发挥津冀红色文化铸魂育人功能,以党建思政凝聚团队文化,形成“党建+教学科研”“党建+团队建设”融合模式。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覆盖率100%,支部与教学科研协同建设特征鲜明,支部成为推动红色文化进校园、进课堂、进实践的战斗堡垒。实施“班团一体化”建设,严格落实“三会两制一课”,组织育人实效显著提升。近年来,获得省级优秀共青团员1人,省级社会实践先进个人1人,省级社会实践先进团队2个,连续两年获天津市五四红旗团支部。
五、紧抓队伍建设关键,打造“过硬队伍”
学校坚持把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纳入学校教育事业发展和人才队伍建设的总体规划,坚持从严选拔、关注成长、优先培养,初步建成了一支结构合理的专兼职教师队伍。
注重师资配置。学校实施马克思主义学院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计划。十年来,共引进学科相关人才37人,其中新到岗30人,包括教授9人、校聘教授1人、副教授5人、青年教师15人、校内转岗7人,建设了一支数量充足的思政课教师队伍。
严格队伍考核。学校党委全面发挥对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领导和把关作用,制定思政课教师队伍培养计划,把教师队伍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出台建立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实施办法,严把思政理论课教师入口关,完善淘汰机制。
优化队伍结构。教师数量持续增长的同时,队伍结构也不断优化,经过近三年建设,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占70%以上,具有高级职称的占70%以上,45岁以下教师占60以上%。
注重能力提升。开展青年教师与名师名家结对活动,鼓励骨干教师国外研修,设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坊,落实思政课教师岗前培训、课程轮训,支持思政课教师开展学术交流,构建科学长效的考核评价机制,激发思政队伍活力。
筑牢规矩意识。学院领导班子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全面落实《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思政课教师中涌现出河北省教学名师、河北省模范教师等。教师在首届全国思政课教学展示活动中获得特等奖,在河北省、天津市组织的各类型思政课教师教学比赛中获得各类奖项30余项。
十年来,始终坚持从国家战略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工作,对标落实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标准,取得一系列建设成效,马克思主义学院在传承开拓中创新发展。从2013年正式建院、2016年获批河北省重点支持建设的马克思主义学院,到2021年正式获批河北省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学院“新时代学习大讲堂”“马克思主义理论青年成长论坛”举办的知名专家和中青年优秀学者主题报告成为学校理论大众化品牌项目,并形成了一定影响力和示范性;连续三届举办的面向全国的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高端论坛以及京津冀文化融合与创新研究中心年度论坛等成为学院会议品牌;立足办学特色连续两届召开的“冀津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研讨会”以及津冀高校党支部书记交流研讨会等成为学院社会服务品牌。未来,学校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学院和思政课高质量建设。
2013年7月,于独立设置马克思主义学院,成为河北省首批完成马克思主义学院独立设置的高校之一。十年来,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贯彻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大会和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精神,以建强思政课教师队伍为龙头,建强马克思主义学院“重点学院”,做优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重点学科”,讲好思想政治理论课“重点课程”,打造思想政治教育专业“重点专业”,着力把马克思主义学院打造成党建和思政工作的坚强阵地。
一、狠抓组织领导,建强“重点学院”
学校党委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工作摆在学校事业发展突出战略地位,将“四个重点”建设列入学校发展规划,严格落实《普通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标准》要求。
建立健全领导体制。2018年7月,学校成立思想政治工作委员会,推动构建“大思政”格局。2021年12月,学校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学校党委书记和校长任组长,各部门对标为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保驾护航。
制定出台系列政策。十年来,特别是近五年,学校先后出台《关于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意见》(党字〔2019〕23号)、《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实施方案》(党字〔2020〕18号)等文件,不断完善支持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政策体系和组织体系。
完善规范工作机制。党委常委会每学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和解决学院建设中的突出问题,在工作格局、队伍建设、支持保障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党委书记、校长直接联系马克思主义学院,每学期到马克思主义学院召开现场办公会、参加集体备课,书记校长带头讲好思政课。
落实落细保障措施。配齐配强马克思主义学院领导班子。严格落实生均40元的思政课专项经费。高标准落实思政课教师岗位津贴。确保职称评聘不低于全校平均水平。优先满足马克思主义学院办公用房,优化思政课教师教学研讨环境。每年根据思政课建设需要及时补充图书资料。
二、紧扣学科特色,做优“重点学科”
学校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对思政课建设的支撑作用,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作为重点学科建设,支持学科申报博士学位授权点,鼓励思政课教师围绕教学做科研。学院布局“集中一切优势资源做强做大一个学科(思想政治教育)、继续夯实两个基础学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一个特色学科(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的学科发展战略。
二级学科研究方向特色鲜明。2011年,学校获批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硕士授权点。一级学科聚焦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视域下区域协同发展研究,在中国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中国政治哲学、京津冀文化融合创新等领域形成优势。下设四个二级学科方向特色优势鲜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方向聚焦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与实践研究,中国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研究形成特色与优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方向聚焦新时代国家重大战略在京津冀地区实践研究,马克思主义地理环境思想中国化领域形成优势;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聚焦网络思政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在大数据时代社交网络背景下思政教育和意识形态安全等问题研究产生较大影响;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方向聚焦革命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习近平革命文化教育模式领域颇有优势。
围绕教学做科研导向深入人心。学科坚持将思政课所涉及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作为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不断提升学科对思政课建设支撑作用。组建教学科研团队,进行研究性、创新性教学,实现学科建设与教育教学协同发展。十年来,获批多项国家社科基金思政专项、教育部项目以及省部级教改项目。
国内外交流研讨凝力聚势。学科大力构筑教学-科研-实践-研修四维联动的国际交流平台,建强“河北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基地”、“京津冀文化融合创新中心”等省级重点研究基地,用好与俄罗斯国立大学、越南河内国家大学所属人文社科大学等高校共建的学术互访制度,先后邀请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国内知名专家以及俄罗斯等海外专家来校指导百余次,激活师生思想、浓厚学术氛围,为学院发展集智赋能。
研究成果具有较高彰显度。十年来,思政课教师新立国家社科基金等省部级及以上课题100余项,获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奖励10余项。在《红旗文稿》《马克思主义现实》等学科权威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多篇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出版专著20余部,在中国社会科学报、河北日报、人民网、光明网等报媒发表理论文章20余篇。在国家级内参发表多篇咨政建言的理论文章,多篇基层调研成果获得当地主要领导批示。
三、锚定立德树人目标,讲好“重点课程”
学校严格按照中央确定的思政课设置和建设最新方案,完善课程体系建设,多措并举推进思政课“全面系统立体化”综合教学改革创新,全面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2021年在河北省第一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评估中获评优秀。
突出“政治高度”站位,组织思政课教学。严格按照中央确定的最新方案,全部思政课均采用国家最新版统编教材,落实思政课学分及对应的课堂教学学时,完善“一核三环”思政课程体系建设,在本科生中开好“四史”选择性必修课程,在研究生中开好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等选择性必修课程,积极打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课程群建设。
按照“全面从严”要求,实施思政课教学。以教研室为单位建立健全严格的集体备课制度,组织教师开展集中研讨、集中培训、集中备课。教师严格按照教学大纲和教材内容,进行集体备课,形成教学课件、教案和讲义,确保教学内容的一致性和规范性。推行中班授课、小班研讨的教学模式。2017年以来,学院创新集跨专业备课、理论研讨与宣传阐释一体的集体备课模式。
强调“改革创新”精神,课堂教学效果突出。学院持续推进全面系统立体化思政课综合教学改革,不断加快课程改革创新步伐。5门思政课不断创新课堂载体,实现基于移动互联平台全过程教学管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建成国家级一流课程,5门思政类课程建成省级示范课程。多名教师获评校级教学名师、2名教师获评省级教学名师、1个教学团队获评省级优秀教学团队。
突出“知行合一”理念,实践教学成效显著。学校严格落实思政课实践教学学时学分。建立一批相对稳定的思政课实践基地。各门思政课根据课程特点,制定实践教学计划和实施细则,组织学生开展实地考察等实践活动,形成学生实践成果展示机制。
注重“手段创新”方式,教学活力充分迸发。从英国带回“鲜活”马克思,思政教师与纪念馆讲解员、专业教师“手牵手”打造思政“全课堂”,党史话剧进课堂,翻转课堂学生朗读烈士家书,以绘画、手抄报、短视频等形式描绘大学生眼中的新时代等等,学校善用“大思政课”实践铸魂育人的特色范本正在形成。
四、发挥领航作用,打造“重点专业”
学院举全院之力持续打造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积极推动构建本科人才培养的“大思政”格局,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美誉度不断提升。
建设思政育人“全课堂”。设立学业导师、生活导师、心理导师“三维一体”的管理育人模式,引导三类导师为学生学业、就业、创业、生活提供帮扶,以体系化的导师制提升育人效能。省级、校级的思政课教学名师全部担任思政专业课的授课教师,着力打造专业“金课”。思政课教师讲专业课,形成党建引领“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内生“全课堂”机制。学生通过积极参与教师思政类科研项目、思政类学术会议以及在教师指导下完成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等,提高专业素养。
创新实践育人“活课堂”。专业教师立足实践课堂,围绕红色文化、社会公益、文化传承、支教扶贫等主题内容,构筑本科生广泛参与、教师身体力行的实践育人体系。思政系与平津战役纪念馆、安幸生故居等学院社会实践基地签订共建协议,以合办主题展览、学生讲解员进展馆等形式,推动红色文化进校园、进课堂、进学生实践,打造线上线下育人的前沿阵地和培育红色精神的生动课堂;联合建艺学院牵头组织“传承红色文化、寻访革命遗迹”专项社会实践,统筹70支实践队伍、500余名师生走访京津冀11个地市的213处革命遗址遗迹、革命先烈故居、陵园、纪念馆,形成一批高质量红色文化育人成果;组织学生去李叔同故居、觉悟社旧址等地实地录制“四史”主题微团课;学生理论宣讲团深入相关学院、社区开展宣讲;成立“红色课堂”,组织专业学生每周通过线上面向中学生专题授课,让“红色故事”从书本上走出来;贯穿全年的红色革命文化社会实践活动形成高质量文字材料12万字、红色遗迹旧址照片1500张、视频230个,采访录音18段,图册1本。思政专业实践育人成果受到《人民日报》、学习强国、《中国教育报》等媒体关注,其中“拾光支教团”获评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服务“三下乡”优秀实践服务团队。
筑牢意识形态“硬课堂”。思政系以筑牢高校意识形态阵地为目标,发动专业教师助力全校师生政治理论学习,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零时差”“三进”,使全体教师自觉成为党的创新理论的传播者、意识形态阵地的守护者。十年来,教师学者宣讲团在校内外开展理论宣讲千余场,受众10万余人,获评全国基层理论宣讲先进个人、天津市基层理论宣讲先进个人等称号。“书香马院读书文化节”“马克思主义理论青年成长论坛”等交相辉映,线上线下形成思想引领合力,在科学理论、经典著作和优秀传统文化浸润中厚植家国情怀,构筑起坚实的学生思想意识形态防线。扩大意识形态和文化传播载体,持续打造“北辰之光”网络思政品牌平台,每年推出思想引领文章70余期,文字量25余万字;创建“马院志愿服务队”“饺饺者”“蒸饺领域”等班团组织媒体平台,打造网络育人思想矩阵。
构建基层党建“红课堂”。依托全国党建样板支部、全省党建“双带头人”工作室等平台,打造基于津冀红色文化融入的学院党建育人工作品牌,发挥津冀红色文化铸魂育人功能,以党建思政凝聚团队文化,形成“党建+教学科研”“党建+团队建设”融合模式。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覆盖率100%,支部与教学科研协同建设特征鲜明,支部成为推动红色文化进校园、进课堂、进实践的战斗堡垒。实施“班团一体化”建设,严格落实“三会两制一课”,组织育人实效显著提升。近年来,获得省级优秀共青团员1人,省级社会实践先进个人1人,省级社会实践先进团队2个,连续两年获天津市五四红旗团支部。
五、紧抓队伍建设关键,打造“过硬队伍”
学校坚持把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纳入学校教育事业发展和人才队伍建设的总体规划,坚持从严选拔、关注成长、优先培养,初步建成了一支结构合理的专兼职教师队伍。
注重师资配置。学校实施马克思主义学院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计划。十年来,共引进学科相关人才37人,其中新到岗30人,包括教授9人、校聘教授1人、副教授5人、青年教师15人、校内转岗7人,建设了一支数量充足的思政课教师队伍。
严格队伍考核。学校党委全面发挥对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领导和把关作用,制定思政课教师队伍培养计划,把教师队伍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出台建立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实施办法,严把思政理论课教师入口关,完善淘汰机制。
优化队伍结构。教师数量持续增长的同时,队伍结构也不断优化,经过近三年建设,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占70%以上,具有高级职称的占70%以上,45岁以下教师占60以上%。
注重能力提升。开展青年教师与名师名家结对活动,鼓励骨干教师国外研修,设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坊,落实思政课教师岗前培训、课程轮训,支持思政课教师开展学术交流,构建科学长效的考核评价机制,激发思政队伍活力。
筑牢规矩意识。学院领导班子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全面落实《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思政课教师中涌现出河北省教学名师、河北省模范教师等。教师在首届全国思政课教学展示活动中获得特等奖,在河北省、天津市组织的各类型思政课教师教学比赛中获得各类奖项30余项。
十年来,始终坚持从国家战略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工作,对标落实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标准,取得一系列建设成效,马克思主义学院在传承开拓中创新发展。从2013年正式建院、2016年获批河北省重点支持建设的马克思主义学院,到2021年正式获批河北省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学院“新时代学习大讲堂”“马克思主义理论青年成长论坛”举办的知名专家和中青年优秀学者主题报告成为学校理论大众化品牌项目,并形成了一定影响力和示范性;连续三届举办的面向全国的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高端论坛以及京津冀文化融合与创新研究中心年度论坛等成为学院会议品牌;立足办学特色连续两届召开的“冀津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研讨会”以及津冀高校党支部书记交流研讨会等成为学院社会服务品牌。未来,学校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学院和思政课高质量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