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采访 | 循迹明方向,未来尤可期
--法学专业徐永胜师兄经验分享
“经验是永不停歇的播种机。”前辈的经验可以为我们指点迷津,在迷茫中找到方向。现在的你是否对自己的学习存有疑惑,又是否对未来的就业心存迷茫?不要着急,让我们一起来听听法学专业大师兄的经验吧!。
徐永胜师兄是99级校友,2003年毕业,2003年至2006年于南开大学法学院读研究生,2006年至2013年2月在律师事务所工作,2013年2月至2020年2月进入私募基金公司,2002年2月至今重返律师事务所。
精彩问答
Q:请问师兄当初为什么想选择法学专业呢?
徐永胜师兄:依法治国在1997年提出,感觉法学未来发展空间比较大,而且高中时对法律行业相对比较感兴趣,所以选择了法学。
Q:请问师兄为什么最终会选择成为一名律师呢?
徐永胜师兄:第一,我认为律师这个行业是需要不断学习的行业,要一直跟着中国法治的进程同步进行;第二,我觉得律师是可以做一辈子的职业,不受年龄的限制,并且律师这个行业是需要不断去挑战的,这也是当初选择律师行业的初衷。
Q:您能选取一个或几个从业过程中印象深刻的人或事件进行讲述并谈谈这个人或事对自己职业生涯或思想观念的改变起到过什么作用吗?
徐永胜师兄:当年在律所时办一件很简单的事,但是团队的负责人讲:“简单的事情要重复去做,重复的事情要用心去做,这样你就能成为专家。”我对这句话的印象很深刻,它对我的职业很有激励作用。在工作过程中不论做什么事情,从事什么行业,你要把你负责的每一件小事都要用心完成,不要怕重复,只有在重复的过程中才能发现不同和相同的地方。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提升自己,人的成长需要一定的积累,等积累到一定程度时才能有质的飞跃。
Q:您最初学习法学与工作多年之后对法学的理解发生了哪些变化?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呢?
徐永胜师兄:开始时对法学没有太深的认知,只是觉得这是上大学必须完成的课程,但是到真正工作之后,我觉得法律是一个工具,用法律帮助客户解决遇到的问题,而且这个工具是需要不断更新和升级的。但是有时候单纯地把它作为一种工具是一种欠缺的地方,我们需要了解法律背后的深层次的理论以及法律为什么会这样去设置。从最初的没有太深的认识到把它作为一种工具再到了解背后的更深的东西,我觉得这是一个从深层次理论到具体的法条相结合的过程。
Q:师兄在工大期间有什么印象深刻或有趣的事吗?
徐永胜师兄:四年时间听起来很长,回想起来其实是非常宝贵的时光。我上大学时和几个同学一起像公司股东似的做点小生意,也参加过好多次像元旦晚会和迎新晚会等的文艺演出。当然大学四年也错过了很多,有一些小的遗憾,要把时间充分利用好。
Q:师兄可否谈谈自己对于读书的看法?或者推荐一本喜欢的书,并说一下推荐这本书的原因。
徐永胜师兄:我从2006年开始基本上每年都要读差不多五十到一百本书之间,比较喜欢历史类和纯文学类的书。读历史类的书的原因就在于觉得一要了解过去所发生的事情,二要用历史的观点预测未来。而文学比较重要的一点是在读某一本书的时候可能会找到自己的影子,这种共鸣让人愉悦。不用自己亲身感受,作者通过笔带你去实现这些,把他的思想传达给你,这是获得间接经验的一个途径。通过读书的方式可以获取更多的营养,让人生的阅历或者看问题的角度更加多一些,深度也更加深刻一些,在和客户沟通的时候会把事情处理得更好一些。
师兄解惑
为了更好地帮助同学们答疑解惑,小编提前搜集了同学们提出来的一些问题,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师兄的建议吧!
Q:从高中步入大学发现差别比较大,感到迷茫和无助,请问师兄觉得以何种方式能更好地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
徐永胜师兄:首先要给自己有个规划,有步骤地去做一些准备工作;第二把目标分解,把目标落到实处,不要让自己闲下来,除了上课还要在课程之外规划好自己的时间。
Q:师兄您是怎么看待“考公热”这一现象的呢?
徐永胜师兄:我认为这个问题要辩证地看。一方面,公务员这个队伍是比较稳定的,如果你觉得自己是这方面的料,这个路是没错的,可以去坚持。从国家大局来讲,我们有这么多高素质的人才进入公务员队伍,对整体的公务员水平的提升是有好处的。但另一方面,稳定可能会带来很多固化的东西,尤其是在一些非业务的部门,对专业的依赖程度不高。考公务员和现在就业环境的关联性挺大的,因为公务员的待遇相对比较稳定,社会地位高一些。但是考公之后并不代表一生都要从事这个行业,不要把它太固化,关键是要看个人内心的目标和追求。
师兄寄语
衷心地祝愿师弟师妹们在以后的工作、生活和学习过程中能够找到更多的乐趣。人生的过程就是不断地寻找乐趣,从工作中、从生活中、从学习中……希望师弟师妹们能够在这条路上找到自己感兴趣的点,让自己快快乐乐的。
“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徐永胜师兄告诉我们要多多阅读,珍惜时间,快乐学习。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师兄的分享有所收获,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