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子飘香,月满中秋
“人道中秋明月好,欲邀同赏意如何。”中秋,又叫祭月节。它的历史可追溯到上古时代,汉代时期逐渐普及,于唐代初年基本定型,盛行于北宋。中秋节是秋季时令习俗的综合,其所包含的节俗都有着古老的历史渊源。
中秋节高悬的圆月象征着无数家庭的团圆,皎洁的月亮同时被赋予思念故乡、思念亲人的意义,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秋之于时,后夏先冬。八月于秋,季始孟终。十五于夜,又月之中。稽于天道,则寒暑均;取于月数,则蟾魄圆,故曰中秋。”中国古代文人对于月亮的臆想极为浪漫。在神话传说中,嫦娥独吞了西王母给的长生不老丹药后升天奔月,诗人李商隐就曾写过,“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从此,嫦娥与玉兔相伴于广寒宫,主导着人间的团圆。在民俗传说中,玉兔拿药到人间救百姓于疾苦,使人们脱灾解病,幸福安康,所以也变成了一位小神,这便是“兔儿爷”的由来。
同时中秋节也是诗意浪漫的节日,自古以来无数的文人骚客为这一天留下一笔笔的浓墨淡彩: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冀愿,是“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愁苦,是“好时节,愿得年年,常见中秋月”的欣赏……但无论是忧愁喃喃,抑或是高昂赞颂,总归是又为这个美好的时节增添一股诗情画意,为这个灿烂的人间增添一抹魅力。
“一轮飞镜谁磨?照彻乾坤,印透山河”。在中秋的佳节,在明月的辉下,愿文法学子暑往冬来,常相聚;岁岁朝朝,得团圆。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