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工大】《中国教育报》报道我校韩旭书记以高质量高等教育助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
原文如下:
以高质量高等教育助推京津冀协同发展
韩旭
副教授李林洋(左)指导研究生实验。
教授李志强指导本科生化学实验。
教授陈聪(右)指导研究生实验。
教授孙琳琼讲授思政课。本文图片均由屠琼芳摄
区域协调发展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作为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高校是支撑并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
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提出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发展框架和目标要求,为高校更好地服务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提供了遵循。立足高校发展变迁的历史视域,把握高校与区域耦合发展历程,有助于高校更好地落实党中央对推动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的最新要求,助力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
学校发展深层次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
隶属河北、地处天津、毗邻北京,120年发展历程与京津冀百余年的历史变迁血脉相连、密不可分。
1903年,学校的前身“北洋工艺学堂”在天津诞生,是我国最早培养工业人才的高等学校之一。学校还创办了全国最早的高校校办工厂。之后,学校相继更名为直隶高等工业学堂、直隶高等工业学校、直隶公立工业专门学校、河北省立工业专门学校、河北省立工业学院、河北省立工学院。
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批复:河北省立工学院更名为河北工学院。1951年,河北工学院与北洋大学合并组成天津大学。1958年,河北省决定在天津恢复重建河北工学院。1962年,学校与天津工学院合并为天津工学院。1967年,天津从河北省划出,成为直辖市。1969年,学校重新划归河北省。1971年,校名恢复为河北工学院。
1995年,学校正式更名为。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后,学校成为河北省、天津市、教育部共建高校,更深层次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学校以自身存在和发展的经历,证明了京津冀三地合作产生的深远影响,也印证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京津冀地缘相接、人缘相亲,地域一体、文化一脉,历史渊源深厚、交往半径相宜,完全能够相互融合、协同发展”。
一脉相承服务京津冀工业发展和人才需要
120年来,学校秉持中华民族的精神与气节、中国大学的初心与使命,在历史传承中聚变为新,成为京津冀工业技术和人才的重要策源地。
民族救亡图存之际,正值建校初期,学校自觉担负重任,为中国民族工业振兴培养工业人才。北洋工艺学堂首任总办周学熙先生立志振兴实业,首开“工学并举”之先河。他提出,“科学与实业如影随形,为国而思,握实业界之霸权,必有通于各种科学之人才,然后旧者可图改良,新者可期发达,此泰西富强各国之公例也。”学校注重讲授理法,以实验培养学生“能胜任教习、工师之职”。当时,正科采用英文授课,预科采用日文授课,教材和生产实习设备都从国外引进,以供学生学习新式工业的知识体系和最先进的技术。为更好地培养“工学并举”的实践型人才,学校创办了全国最早的高校校办工厂,以老百姓日常所需为生产目标,学生分科实习、开展发明创造。
1929年,学校由河北省立工业专门学校升格为河北省立工业学院。首任院长魏元光先生提出“教育与工业相助相长”,以“工业救国”为己任,坚持“手脑并用,以作为学,造就实用人才”的教育理念,将教学课堂和校办工厂作为学生砥德砺才的“实践场”,探求适合国情且实用的中国式工业教育道路。
兴邦自强的艰难历程中,学校克服重重困难,创新教学、科研、生产一体化办学道路,服务国家和社会需求。1934年,学校与华北水利委员会等水利机关合作,建设了“中国第一水工试验所”,并于1935年正式落成。水工试验所由学校讲师、水工博士李赋都主持设计并任所长,开我国水工模型试验之先河。1958年,恢复重建后的河北工学院首任院长潘承孝先生强调“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并重的“三基”教育,倡行“以育人为主导,科技为关键,生产为基础,走教学科研生产一体化道路”,强调“教育要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进一步丰富了“工学并举”的办学思想,为学校的后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改革开放的时代浪潮中,学校勇立潮头,加快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步伐,支撑地方工业快速发展。学校积极响应党的号召,精耕科研沃土,从获得全国农具展览会特等奖,到全国科学大会奖,再到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从励磁装置应用于葛洲坝工程,到研制成功世界上第一台“液压传动单晶炉”,成为推动工业基础薄弱省份快速发展的强大技术引擎。
在办学过程中,学校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学”即为以人才培养为核心的学校高等教育系统,“工”即为以工业经济为核心的地方区域经济、社会系统。“工学并举”特色发展之路,就是工程教育与经济建设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工程实践相结合,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相结合,从而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推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三结合”办学道路。
原文链接:
《中国教育报》电子版 - 中国教育新闻网 - 记录教育每一天! www.jyb.cn 教育部直属出版机构-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